千万小心!楼市已变!开发商降价抢跑的前哨已吹响
开宗明义:从十九届四中全会之后,高层其实已经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。
这个决定如果从经济部门层面上来讲的话,就是:
政府部门:中央加杠杆,地方去杠杆;
企业部门:国企混改,多缴利润;
民企减税降费,降低融资成本;
居民部门:房住不炒,稳杠杆。
在这个大决定下,房地产过去一直以来的底层逻辑,发生了巨大的转变。
没有了加杠杆的支撑,没有了增量债务支撑的房地产,楼市在经济地位上的重要度,发生了下滑。
所以,7月15日的深圳出台强调控,7月24日的房地产工作会议,都是高层对中国房地产进行的再次定性!
中国楼市已不具备全面上涨的宏观背景和政策背景。
01
我们外部面临的压力是极大的,形势是五十年里最严峻的。
如果房地产在这个时候不能稳定,特别是房价不能稳定,那么对于经济而言则是巨大的隐患。
如果任由房价继续突飞猛进,轮番上涨。
老百姓继续杠杆加加加的买,那么迟早会老百姓六个钱包的钱没了不说,还要背一身巨大的债务。
一旦经济真的迅速下行,那么猛涨上去的房价必定会泡沫破裂,引发连锁危机和一系列崩盘。
最终,会重蹈日本失落的二十年的老路。
这也就是高层对各个地方楼市的要求:坚决不能出现类似2015-2016年中国房价城传城的轮番上涨!
你要明白,国内外形势的严峻,不是说说而已!
在国际上形势风云诡谲:
鹰酱的政治危机很可能在大选前后全面爆发,一旦再出现幺蛾子事件,传到转嫁给我们的话,我们的经济承压会更大。
并且欧美经济至今依旧没有完全重启,复工率不到七成,大量人员没有工作,没有需求就也意味着我们的世界工厂也要被动的减产。
所以,这也是为什么当局要启动内循环+外循环,出口转内销的最重要原因。这是被动、没有办法的办法。
而国内内循环能够成功?背后的宏观逻辑推演又是什么?我在拾叶的财富圈的随笔做了一些深度解读,大家可以在拾叶财富圈里查看,这里不在赘述。
而国内现在压力也很大:
高善文在前几天发表了三个当下国内经济的结论,我是非常认可的:
第一:中国的经济活动整体低于疫情前水平;
第二:国内服务部门恢复缓慢,低端劳动力就业压力大,中小企业恢复困难;
第三:私人部门的投资、消费和收入增长明显慢于疫情之前水平。
这些结论叠加到一起,国内经济的版图全貌,基本上就能窥探一二。